2017 CNAHA@GW-ICC联合论坛
GW-ICC2017︱全面解读心律失常治疗之创新
来源:国际循环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及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多样性、复杂性及隐匿性常给临床诊治带来不小的难度。近年来,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治疗手段的选择和应用都更加合理化和个体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也对临床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在本届GW-ICC 2017的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GW-ICC联合论坛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Paul J Wang教授就这一热点问题作了精彩的专场解析。下面带您一起领略本次会议的风采。
心律失常已成为全球性的心血管焦点问题,是现代心脏病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尽管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更新使心律失常防治和诊疗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其致死率仍居高不下,临床医生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领域取得很多重大创新与进展。首先,ICD设备物理特性不断改进,尺寸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其次,设备的可靠性显着改善,便于修复及下载更新,不易出现故障;最后能量来源方面,电池寿命显着延长,且可充电。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使ICD实现更大信息储存功能,并上传到云盘;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改善ICD设备的智能启动和诊断功能,提升其信息收集和敏感性,整合更大量的敏感信息。
研究显示,运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可实现优化皮下或静脉ICD设备的导线配置。Faraday Cage等2012年研究发现,高频交流电或可实现无痛心脏除颤。近年兴起的心脏光遗传学研究,实现了通过不同波长的光诱发内向或外向电流,促进心肌细胞因子的表达。此外,皮下ICD起搏可实现心动过缓起搏、双室起搏和抗心动过速起搏。不仅如此,无线起搏器也已开始用于临床,极大地避免了导线植入引起的感染和故障问题。
在消融领域创新与进展方面,近年取得的若干进展也值得关注。消融术在透壁性、能量改善、病变形成评估及能量和药物靶向传递方面均取得重大进步,其标测及导管控制技术也显着进步。就心房颤动而言,外科消融与导管消融的杂交治疗策略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美国斯坦福Camarillo实验室研发的可自主移动的机器人可有助于改善导管消融的效果,其类似于“月球车”的设备可在心脏表面爬行移动,抓握元件则有助于实现最佳接触及运动。此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成像消融病变系统也有助于评估全光谱反射率。
小结
目前,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主要挑战在于引入新型医学技术和成立创新性公司。未来,我们应对积极面对上述挑战,寻求实现创新的策略及资源。展望未来,仍需进一步加深对心律失常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更应寻求和加强多学科合作,旨在进一步改善心律失常设备治疗及造福于全球的心律失常患者。